观点 | 老年人认知退化或与听力损伤有关
听障者 | 图片来源:百度
撰文 | 李洋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导读
近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者开展了一项研究,利用《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探究60至69岁男性与女性听力损伤程度与认知功能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中重度听力损伤男性,损伤程度越高,总体认知能力越差,而女性并未发现此趋势。
听力损伤与认知水平
认知功能退化是痴呆症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因此,近年来增龄性认知功能退化受到学术界的日益关注。大量的文献表明听力损伤是痴呆症的重要患病风险因素之一。《柳叶刀》委员会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35% 的痴呆症患者病因可归结于9种有关健康与生活方式的因素,其中听力损伤占比高至9%。然而,以往研究关于听力损伤与认知功能关系的性别差异问题关注甚少,曾有两项韩国研究表明:只有65岁以上的女性表现出其听力损伤与功能障碍之间的密切关联。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者开展了一项研究,利用《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别建立男性与女性听力损伤程度与认知功能水平的回归方程,以揭示损伤程度与认知水平关联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实验过程
此研究数据来自《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项目2011-2012年采集的60至69岁老年人认知能力与听力评估的测试数据。该调查由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NCHS)负责,旨在了解美国成人和儿童的健康与营养状况。数据采集由流动测试中心(Mobile Examination Center, MEC)完成。
认知能力测试包括以下三项:
(1)美国阿尔茨海默病联合登记协作组织 (Consortium to Establish a Registry for Alzheimer’s Disease, CERAD) 测试中的词汇学习及记忆模块:测试包括3个连续学习阶段以及1个延时回忆测验阶段。每个学习阶段,被试按指导大声朗读10个不相关的词。在8-10分钟后,进入延时回忆测试阶段,被试需尽可能回忆所学单词。该模块旨在测试学习者对新词的即时与延时学习能力。
(2)动物流畅测验(Animal Fluency Test):要求被试在一分钟内列举动物名称,每说出一个动物计1分。该模块旨在测试被试执行能力。
(3)数字符号转换测验 (Digital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DSST):测验上方有数字1至9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图形。被试要在2分钟内按顺序为下方133个数字按顺序匹配图形。该测试旨在考察被试的处理速度、持续注意力以及工作记忆。所有测试中得分越高,表示认知能力越好。
听力评估测试采用纯音测听:
主要测试被试双耳7个频率(0.5,1,2,3,4,6,8 kHz),一定声音响度范围(-10 dB至120 dB)的声音感知。被试是否听力损伤由0.5,1,2及4 kHz纯音感知平均阈值评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类:≤25 dB为听力正常;26-40 dB为轻度损伤;≥41 dB为中度或重度损伤。
听力损伤等级 | 图片来源:网络
性别差异
不同听力损伤程度被试存在认知能力差异:
对于男性被试,听力损伤级别越高,动物流畅测试以及数字符号转换测试分数越低。而女性被试,只有动物流畅测试分数显现出该趋势。
听力损伤程度与总体认知能力关联存在性别差异:
对于中重度听力损伤男性被试,损伤程度越高,总体认知能力越差(四次控制协变量建模),而对于女性并未发现此趋势。但听力损伤程度与各分项认知能力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中重度听力损伤的男性及女性被试,听力损伤程度与动物流畅测试得分均存在负相关。
听力损伤程度与认知能力关联显示出的性别差异,或许与男性与女性在社会联系以及社会孤独感差异有着密切关联。男性比女性的社会联系更复杂紧密,有研究发现男性过多的社交活动使其更容易患听力损伤。还有一项研究调查了1255位65岁以上的男性女性,结果显示男性比女性更易经历社会孤独感,这种孤立感伴随着男性在老年时期与外界的交流频率降低,从而进一步导致语言能力、执行能力等认知能力的退化。
但无论对于男性与女性,本研究发现听力损伤均导致语言输出的执行能力变低。听力损伤导致日常言语输入受阻,影响言语输出功能的执行能力,这种重新分配处理资源能力的下降是阿尔茨海默患者早期最明显的表征。因此,对于早期听力损伤病人而言,尽早利用助听设备保证言语输入,同时进行言语输出的日常训练,或许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有效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full_record.do?product = WOS & search _ mode =General Search & qid=2&SID=6E1AYgpk1ErCEbKXv9R&page=1&doc=1
本文转自 成电科学文化荟